大小进退,其用一也:意谓无论对象是大或小,无论进或退,据不同对象而随机应变则是一致的。陶弘景注:“所行之术,虽有大小进退之异,然而至于称事扬亲则一。故曰其用一也。”
必先谋虑计定,而后行之以飞箝之术:意谓行忤合之术前,必先谋虑计定,然后可行。忤合亦可为飞箝之准备,二术各有侧重,彼此相依。陶弘景注:“将行反忤之术,必须先定计谋,然后行之。又用飞箝之术以弥缝之也。”行之以飞箝之术,以飞箝之术达到忤合的目的。
把“忤合”之术运用于管理天下,必定根据天下的实际情况而实施;运用于治理国家,必定根据诸侯国的实际情况而实施;运用于治理卿大夫之家,必定根据其家的实际情况而实施;运用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,必定看对方才能、品行气质、地位等而实施。无论对象的大小或策略的进退,运用的原则都是一致的。即必定先用忤合之术做好周密的计谋,然后用“飞箝”之术来实现它。
古之善背向者,乃协四海,包诸侯,忤合之地而化转之,然后求合。故伊尹五就汤,五就桀,而不能有所明,然后合于汤;吕尚三就文王,三入殷,而不能有所明,然后合于文王。此知天命之箝,故归之不疑也。
“古之善背向者”五句:意谓古代善于运用忤合之术的人,皆深谙背向之理,如此才能在诸侯中、四海内纵横天下,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。陶弘景注:“言古之深识背向之理者,乃合同四海,兼并诸侯,驱置忤合之地,然后设法变化而转移之。众心既从,乃求其真王而与之合也。”协,服从。这里指对对象的掌控。
伊尹:商汤时的大臣,名伊,一说名挚。尹是官名。汤妻陪嫁之奴隶,后佐汤伐灭夏桀。汤:商朝的建立者,又称天乙、成汤。
桀:夏代的最后一位君主。古时暴君典型,与商纣王并称。
吕尚:周初人,姜姓,吕氏,名尚,号为太公望,民间称为姜太公、姜子牙。相传钓于渭滨,周文王出猎相遇,与语大悦,同载而归,立为师。武王即位,尊为师尚父。辅佐武王灭殷。文王:姬姓,名昌。殷商时诸侯,居于岐山之下。曾被纣囚于羑里。后获释,为西方诸侯之长,称西伯。为武王灭商奠定基业。
然后合于文王:按,以上以伊尹、吕尚经历为例,说明忤合之术可以有多次反复,经过多次磨合定能成功。陶弘景注:“伊尹、吕尚所以就桀、纣者,所以忤之令不疑。彼既不疑,然后得合于真主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