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玄在马融门下求学,三年都没有见到马融,只是由马融的高才弟子传授学问而已。马融曾用浑天仪测算天体位置,计算得不准确,弟子们也弄不清楚。有人说郑玄可以解决这个难题,马融就找来郑玄,让他测算,郑玄一推算就得到了结果,大家都惊叹佩服。后来郑玄学成离去,马融发出了“礼乐都随着郑玄东去了”的慨叹。马融担忧郑玄名声超过自己,心里很嫉妒;郑玄也疑心他们会前来追杀,就坐在桥下,脚上穿着木屐踏在水面。马融果然在转动栻盘,占卜他的行踪,他对左右的人说:“郑玄在土下水上,而且脚踩木头,可见得他一定是死了。”于是就停止追赶。郑玄竟然得以脱身。
郑玄欲注《春秋传》,尚未成,时行者与服子慎遇,宿客舍。先未相识。服在外车上与人说己注《传》意,玄听之良久,多与己同。玄就车与语曰:“吾久欲注,尚未了也。听君向言,多与吾同,今当尽以所注与君。”遂为《服氏注》。
所行:出行。也 了:完结。
郑玄打算注《春秋传》,还没有完成。他有事外出的时候,与服子慎(虔)不期而遇,他们住在同一家旅店,刚开始两人并不认识对方。服虔在旅店外边同别人讲自己注这本书的想法。郑玄听了很长时间,他认为服虔的见解很多都与自己的相同。于是就走到车前对服虔说:“我一直都想注《春秋传》,现在却还没有完成。刚才听您的话,很多都与我的想法相同。现在我应该将已经作的注全部送给您。”于是就成了服氏《春秋注》。
郑玄家奴婢皆读书。尝使一婢,不称旨,将挞之。方自陈说,玄怒,使人曳者著泥中。须臾,复有一婢来,问曰:“胡为乎泥中也?”答曰:“薄言往诉,逢彼之怒3。”
所曳:拉。也 胡为乎泥中: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式微》,意思是怎么会在泥水中。3 “薄言”二句:语出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,意思是赶过去诉说,他却大发怒火。
郑玄家的奴婢都读书。郑玄曾经使唤一个奴婢,不合他的心思,要打她,她还在辩解。郑玄十分生气,就让人把她拖到泥水里。一会儿,又有一个奴婢过来,问道:“胡为乎泥中?”(意思是,你怎么到了泥里?)那个婢女回答:“薄言往诉,逢彼之怒。”(意思是,我要申诉,正赶上他发怒。)
服虔既善春秋,将为注,欲参考同异。闻崔烈集门生讲传,遂匿姓名,为烈门人赁作食。每当至讲时,辄窃听户壁间。既知不能逾己,稍共者诸生叙其短长。烈闻,不测何人。然素闻虔名,意疑之。明早往,及未寤,便呼:“子慎!子慎!”虔不觉惊应,遂相与也友善。
所共:介词,同,与。也 相与:相互,彼此。
服虔因擅长研究《春秋》,因此准备作注,他想参考一些不同的观点。因听说崔烈召集门徒讲《春秋》,于是就隐姓埋名,让崔烈的门徒雇用自己来煮饭。每当崔烈讲时,他就站在墙外偷听。感到崔烈所讲无法超越自己,就与崔烈的学生稍微探讨了一下崔的得失。崔烈听说后,猜不出是谁,但是因对服虔早有耳闻,于是就怀疑是他。第二天早晨,服虔还在睡着的时候,崔烈就前去大声叫喊:“子慎!子慎!”服虔被惊醒,不觉中应了声。从此,两人成为挚友。
钟会者撰《四本论》也始毕,甚欲使嵇公3一见。置怀中,既诣4,畏其难5,怀不敢出,于户外遥掷,便回急走。
所钟会:字士季,颍川长社(今河南长葛东部)人。三国后期魏国名将,是太傅钟繇的小儿子。也 《四本论》:讨论才性同异的文章。四本指的是才性同、才性异、才性合、才性离。3 嵇公:嵇康。4 既诣:各本有异文,宋本作“既定”,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九十四作“既诣”,《续谈助》卷四引《小说》作“诣宅”。今依《太平御览》。5 难:驳难,质难。
钟会刚写完《四本论》,很想让嵇康看看。于是把稿子抱在怀中,主意已经打定,又怕嵇康刁难,一直将书揣在怀里不敢拿出来。后来就在门外很远的地方,把书扔了进去,然后转身跑走。